“很多苏商选择在‘十一’回家探亲访友,‘家乡行’选在‘十一’长假一结束就举行,就是为了方便更多苏商聚在一起深入交流。”省政府驻西北办副主任刘浩春介绍,每年上半年在陕西参加“西洽会”,江苏省内企业前往西部地区对接洽谈;下半年在江苏举行“家乡行”,省外苏商回到家乡走一走、看一看,“双向交流架起了江苏与西部地区深化合作、互动共赢的重要桥梁”。
从首届的参会苏商集中在西北五省区,到目前拓展到西部地区所有省份,江苏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。为落实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部署,在更高层次深化区域协调发展,本届江苏行同期举办“深化区域协调发展高端峰会”,邀请专家学者与苏商共同探讨。“宿迁是江苏唯一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,本届江苏行走进宿迁举办,可谓天时地利人和”。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介绍,返乡创业与互联网创业、科技创业、草根创业成为“创业宿迁”的四大亮点,在外发展的苏商对家乡感情深、情况熟,更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投资方向和产业项目。
江苏行既有高端峰会,还有项目洽谈、现场考察,推介了我省尤其是苏北地区的良好发展环境。经过前期对接,西部地区企业与我省各地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,27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,总投资额93亿元,涵盖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高端装备、轻工食品、纺织服装、现代农业等领域。比如,重庆振清新能源在沛县投资1.5亿元建设生物质能源项目,青海省江苏商会在泗阳投资10亿元建设民生项目,陕西中兴建设公司投资5亿元在沭阳发展生态农业,西安江都集团投资8亿元在沭阳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老产业。
在新疆生活工作的江苏籍人士超过百万,有解放战争时期过去的,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支边过去的,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到当地工作的,不少人创办了企业。其中,资产过亿的企业有80多家,资产千万以上的也有200多家。“大家在新疆生活了多年,但根依然在江苏。”陈志才介绍,新疆江苏商会连续参加三届江苏行,每年组织20多位企业家现场交流,回去后还积极宣传。
三年来,新疆江苏商会已有40多位企业家返乡投资,项目数逐年增多。比如,新疆二道桥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栾立新在泰州投资了城市综合体,商会常务副会长顾振春的项目已落户南通锡通科技产业园。此外,还有一些市政公用、电子商务、节能环保项目落户家乡。
江苏行的效应不仅局限在推动西部地区苏商返乡投资,还带动了西部本土企业到江苏发展。走进海安物流园区,已有多家新疆上市企业在此安营扎寨——银龙集团建起了彩棉、皮棉、仓储集运中心,即将投运;中泰化学集团已确定建设科技含量高、单体投资规模大的仓储中心。
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分析说,“家乡行”既为江苏经济注入了新动力,也为省外苏商转型提供了新平台。
我商会会长单桂林,秘书长朱建平,常务副会长陈晓芳、朱岳兵、施瑞明,副会长蔡青松参加了此次活动。